战斗英雄的故事(为国捐躯的战斗英雄——李庆海)

2024-09-13 08:20:43

李庆海的故事

1979年2月17日,为教训频繁挑起事端、妄图掠我国土的越南,忍无可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边防部队发起自卫还击战。第二天深夜,解放军一二一师师部预备指挥所在警卫连的护卫下,向敌方的纵深穿插。警卫连指导员和副连长负责保卫预备指挥所首长们的安全;连长李庆海和副指导员则率领两个尖刀班,担负着警戒和搜索任务。行军途中李庆海一马当先,走在尖刀班的最前面,始终充当着开路先锋的角色。

19日晚9时许,部队进至越南高平省通龙县以北地区。在一片密林中突然遭到背后袭击,敌人先是扔了几颗手榴弹,接着是机枪的疯狂扫射。战斗打响后,李庆海最担心的是师预备指挥所的安危,因为此时副师长李德瑞、政治部副主任王德福、后勤部副部长尹成家等人正在队伍后面检查行军情况。于是和黄副指导员当即折返,带领8名战士火速寻找师首长。赶到交火现场,发现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德福、师后勤部副部长尹成家以及警卫连部分官兵已经在战斗中牺牲,李庆海愈发焦灼不安。经过紧急搜寻终于找到了师部预备指挥所的最高首长--副师长李德瑞。李庆海悬着的那颗心才落了地,但敌人的机枪仍在追踪扫射,处境依然十分危险。李庆海当机立断,令黄副指导员带领5名战士阻击敌人,自己带3名战士会同警卫连其余官兵掩护师部预备指挥所突围。

师预备指挥所突围后,李庆海发现担负阻击任务的黄副指导员和5名战士没有撤下来,便毫不犹豫地带领3名战士再次冲入枪林弹雨中营救战友。此刻,黄副指导员头部重伤,李庆海一面为他包扎伤口,一面组织火力还击。敌人越来越近,火力越来越猛,李庆海坚定沉着地对周围的同志们说:“部队已经突围,现在我们分成两个战斗小组,交替掩护撤退。”正要付诸行动,敌人扔过来的一颗手榴弹,落在李庆海和战士们中间,滋滋地冒着火花,瞬间就要爆炸。千钧一发之际,李庆海大喊一声:“闪开!奋力推开了身边的几名战友,猛地扑在手榴弹上。“轰”地一声闷响,几名战友得救了,李庆海却倒在了血泊中。战士们怒火冲天,奋起反击,将尾追之敌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战士们将李庆海抬到一棵树下,背靠树干实施救护。许久,李庆海在战友们急切的呼唤声中慢慢苏醒,用短促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请把……我的手枪……匕首……交给……党支部……”话未说完,就永远闭上了眼睛,为保卫祖国边疆献出了年仅 32 岁的宝贵生命。

李庆海,1947年出生于仪阳街道石坞东村一个农民家庭。他的英勇献身精神,是他自幼养成的报国情怀使然。李庆海8岁入学,在红旗下长大。求学期间,他最喜欢聆听老师讲述革命英烈奋勇杀敌的故事,被英雄人物的壮举深深感动,牢牢地铭记在心。学校里还常常请老贫农忆苦思甜对学生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教育。李庆海听到许多贫苦农民的血泪家史,了解到日本强盗当年疯狂“扫荡”、反动派捕杀革命志士的滔天罪行……他把自家旧社会受的小苦融入劳苦人民的大苦,幼小的心灵爱憎分明,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16 岁那年,李庆海回到农村,参加集体生产。1966年3月,肥城县政府决定兴修东方红水库,解决下游万亩粮田的灌溉问题。李庆海主动报名,投入构筑大坝的水利工程建设。李庆海每天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地奋战在工地,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提出了推车竞赛的建议,得到工地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伙伴们的积极响应,决心突破每人每天推土 80 车的定额。第二天,他带头推土100车,第三天增至120车。在他的带动下,施工现场掀起了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竞赛局面,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当施工中遇有艰险任务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奋勇争先,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他通过勤学苦练,稔熟地掌握了点炮技术,成为出类拔萃的炮手。按规定,每人每次点燃三至五炮,而他每次能够快捷地点燃六至七炮,节约了不少人力和时间。当时,在场的民工提醒他:“点炮是个险活儿,还是小心为好。”他笑着回答:“修水库、筑大坝,是广大群众盼望已久的好事,关系到几万人的福祉,不多动点脑筋、做点贡献哪能行!”

李庆海不仅热爱集体劳动,不惜出大力、流大汗,而且拥有一颗仁慈关爱之心。他以雷锋为榜样,时时处处为别人排难解忧。劳动之余,他经常帮助五保户、烈军属和困难户挑水扫院、推土垫圈、运粮担柴,被称为“活雷锋”,受到广泛好评,于 1965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7月的一天中午,烈日当空,天气酷热。这时,从水库工地上收工回家的李庆海,途中遇到年近70岁的李进胜老人不幸中暑,晕倒在地,昏迷不醒。他不由分说,背起李大爷送往卫生院急救。李大爷脱离危险后李庆海不顾疲劳,又疾行十几里路给患者家属送信。李大爷一家激动万分,感恩涕零,直夸李庆海是“活雷锋”。

1969年3月,李庆海胸怀报国之志应征入伍,加入解放军军营。他戎马倥惚10年,只回籍探亲3次,而每次返乡都要坚持义务参加为集体劳动,在干部和群众中享有良好口碑,称颂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在部队,李庆海十年如一日地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改造世界观,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军事技术,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于 196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不论在什么岗位,他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同志们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79 年元月,李庆海获悉越南当局大搞地区霸权、疯狂反华排华、频繁蚕食祖国领土、肆意屠戮边民的累累罪行后,坚决要求到中越边境前线,亲手惩罚侵略者。他的请战要求获得首长批准,立下雄心壮志,誓言绝不辜负党对自己的信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面。

李庆海牺牲后的第二天,一二一师后勤部汽车修理所所长李恒亮等人将其遗体运回国内,安葬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烈士陵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批准将他生前用过的手枪、匕首等遗物在军事博物馆陈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