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vato / 图)
21世纪以来,CSR(企业社会责任)与ESG(环境、社会、治理)实践已从道德选择演变为战略刚需,形成了“在乎者胜”的新商业逻辑。
不少企业将责任管理融入基因,收获了时代的红利;反之,则被贴上“不可持续”的标签,甚至被市场淘汰。
2024年,中储粮油脂、汇福粮油被曝使用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旗下公司分别被罚286万元和251万元,对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更让其社会形象严重受损。从企业责任的角度来看,罐车混运暴露了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失责等问题,伤害的不只是消费者权益,还有社会对食用油加工行业的信任。
而将社会责任融入战略的企业,不断展现出“善因结善果”的韧性。
截至2023年底,伊利联合多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组成的“零碳联盟”,规模已达88家,推动了71家供应商实现低碳转型、6家供应商完成碳中和核查认证。乳业是碳排放大户,碳足迹贯穿包括养殖端、加工端和市场端在内的乳业生产全产业链,像“零碳联盟”这样立足于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升级,是对“绿色生产”“双碳”的身体力行,更是可持续商业的创新实践。
而截至2024年6月13日,抖音集团“抖音寻人”项目累计帮助22859人团圆。该项目发起于2016年2月,借助抖音平台、技术、用户量及各地志愿者的力量,寻找失智失能的成年走失者、走失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兼顾两岸寻亲、寻找烈士后人、寻找战友、华人寻根,以及寻找紧急事件中(如暴雨、地震)的失踪者等,是字节跳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广告”。
这两个案例出自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观察报告(2024)》《互联网企业社会创新观察报告(2024)》,体现了企业通过践行CSR理念,不仅能赢得社会尊重,也能实现商业价值的跃升。


企业履责如何被公众看见?履行社会责任又对企业创新有什么促进作用?
自2003年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发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南方周末始终走在记录企业履责的前线,持续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进行监测和评价。
2009年起,每年举办企业社会责任年会,探讨新时代有理想、负责任、可持续的组织或个人所应遵循的道路,树立年度责任标杆。
2022年起,开展“社会责任月”系列活动,并于2025年将系列活动进行全面升级。

咨询活动相关事宜请联系——
电话:020-87374330
邮箱:csr@infzm.com
在“社会责任月”系列活动中,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将正式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的研究成果,并与社会各界开展深度互动及交流。
此外,南方周末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进行了全新升级,聚焦新时代下政策、市场与公众的多重关注,洞见企业履责新动向(2025年CSR调研将于5月31日截止)。
当责任实践从企业的独奏变为政府、国际组织、高校、媒体、企业等多方的交响,善因结出的不仅是善果,更是饱满的商业果实。

关于南方周末中国CSR研究中心
2008年,南方周末基于长期对环境、劳工、产品等领域的关注,正式成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优秀学者、专家、企业及组织从业人员,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中国当下情境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前沿研究—评价监测—平台搭建—集体行动—品牌传播”五位一体的CSR策略。
为解决企业CSR/ESG信息碎片化、企业责任表现难以评价等问题,南方周末基于历年调研经验,于2022年初正式对外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平台——善择云平台,为监管部门、投资机构、企业风控部门提供智慧工具和数据支持。同时,自主开发“善择”上市公司ESG风险预警平台,面向A股、美股、港股上市中国企业近6000家,评估上市公司ESG风险表现,并发布风险周报。

“善择”云平台(csr.infzm.com)曾入选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