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带动脚尖 感受美妙邕味——南宁以美食带动文旅发展、激发经济活力

2025-05-09 13:09:00


“来了南宁,就是老友!”有不少游客通过美食初识南宁,并因为美食而与南宁融为一体。这座城市里藏着多少美食,就藏着多少故事。南宁以美食为纽带,将酸辣鲜香的味觉记忆转化为经济活力与人文温度,向世界展现“老友南宁”的开放、包容与热情。

市民游客在中山路夜市品尝美食。记者 宋延康 摄


东北姑娘

因美食爱南宁


爱上南宁的理由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有的因为品类繁多的美食,有的因为抚慰人心的烟火气,还有的因为“南宁老友”的热情、舒适宜居的环境以及方便快捷的交通……


“我爱南宁的美食和烟火气。”来自吉林长春的谷谷是一名旅游美食博主。“满眼都是翠绿,空气格外清新,很舒服。”谷谷还记得一年前刚到南宁的那一刻,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处处花香四溢,她立即被这座温暖的城市打动。


谷谷原本只想在南宁游玩、小住几天,没想到与老友粉的“相遇”,让她有了惊喜的收获。“酸笋是老友粉的‘灵魂’,吃起来又酸又辣又香。”谷谷说,第一次闻到老友粉的味道,感觉有点重口味,但吃过之后,竟然就爱上了酸笋那种独特的味道,很是开胃。


后来,谷谷还品尝了酸嘢、扣肉、柠檬鸭、槐花粉等许多南宁本地的特色美食,每一种都令她回味无穷。她把这些美食通过短视频分享给广大网友,传播南宁的美食文化。很快,谷谷受到了南宁本地网友和粉丝的热情邀请,她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饮食乐趣。


谷谷说,南宁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南宁‘老友’很热情,无论你来自何方,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南宁人的热情和包容,让谷谷很快就爱上了南宁,找到了家的感觉。


各地游客

来绿城寻“邕味”


人气旺,烟火气浓!今年“五一”假期,南宁市累计接待游客602.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82亿元,主要客源地为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


来自深圳的游客郑先生假期专程来感受“邕味”,他在邕州古城·水街示范区吃了粉饺、柠檬鸭等特色美食,赞不绝口。“南宁是个好地方,下次带朋友一起来。”郑先生意犹未尽。


5月2日,上海一小伙子用视频记录了自己92岁爷爷在南宁的一天:早上乘飞机到南宁,落地先吃一碗老友粉,接着逛广西博物馆,吃水果、酸嘢、南宁特色菜……爷爷直夸南宁东西实惠又好玩,下次还来。


谷谷说,南宁有各种新鲜果蔬,价格便宜不说,品质还特别好,可以做成各种酸嘢,“芒果花浇上酱汁,撒上椒盐、辣椒粉,想到都让人流口水”。自从谷谷来南宁,吉林的亲友在她的推荐下也纷纷来游玩。谷谷带着他们打卡南宁的夜市,嗍老友粉、撩田螺、吃酸嘢……


南宁还汇聚了许多外地美食,东北煎饼、陕西凉皮乃至越南春卷、老挝冰咖啡等,来自天南地北的吃货只要走进南宁的美食街,一定会打着饱嗝满意离去。


新朋老友

“夜南宁”更“惠”玩


老友粉、酸嘢、柠檬鸭、生榨米粉、五色糯米饭……南宁人爱吃也会吃,随着南宁文旅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除了美景,美食、夜市也成为流量密码,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宾客。


“南宁老友粉的味道很特别,好吃!”菲律宾游客陈淳淳被南宁美食征服。


越南游客阮名强陶醉于南宁的美景、美食,更被南宁人的热情打动,表示下次还会再来。


千灯夜市喧,人间烟火暖。南宁,这座绿意盎然的城市,白天充满生机,夜晚流光溢彩。晚上10时大街小巷还很热闹,许多外地游客逛着夜市,一边吃着酸嘢、烤串,一边感受着独属于南宁的烟火气。近年来,南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创新拓展“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夜秀”等多元化夜间消费新场景,为游客带来文旅消费新体验,夜游、夜购带动了假日消费增长。


此外,2025年“惠”玩夜广西服务消费季活动从4月底延续至6月,围绕夜食、夜购、夜宿、夜游、夜健、夜演、夜娱7大主题,联动全区14个设区市,推出超300场夜间特色促消费活动,打造广西夜经济IP,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夜南宁”的吸引力随之不断提升。


“南宁的高铁、地铁四通八达,去哪儿都很方便。”去年6月,谷谷到百色田东,想摘芒果却找不到地方,向两位大姐问路时,被两人热情地邀请到家中的芒果地,并告诉她“看上哪个摘哪个,喜欢哪个摘哪个”。这让谷谷分外感动,再次赞叹广西人的如火热情。


“来了南宁,就是老友。”谷谷说,今年春节,很多网友和粉丝邀请她到自己家过年,还有粉丝给她送来了特色美食。于是,她没有回长春而是留在了南宁。南宁的人和事感动着谷谷,她要通过短视频展现多姿多彩的南宁,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城市。



图片

1.广西高速对外省籍小客车通行优惠明起实施!减免多少、哪段能免?权威政策解读

2.今日起,南宁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3.潮涌邕城 歌动消费——南宁市打造“三月三”节庆消费盛宴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赵金玲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蓝莹梅
二审丨田 艳
三审丨陈满运 王黎黎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