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解警官,谢谢你为我母亲办理的身份证明。”4月26日上午,在芝罘区卧龙派出所的户籍室,辖区居民邓大姐感激地说。
邓大姐的母亲今年83岁,老人因身份证和户口簿遗失,无法办理银行业务,又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派出所现场办理身份证和户口簿,解焯婷得知后主动上门办理,仅用10多分钟就为老人完成了信息核对和采集,后续为其补办了相关证件。
生于1995年的解焯婷,是一名中共党员。2017年,她从山东警察学院毕业后在芝罘公安分局卧龙派出所从事户籍窗口工作。参警以来,她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创新服务举措,解决疑难户口问题百余起,从无窗口类群众投诉。先后三次被评为窗口服务先进个人。
作为新时代青年民警,解焯婷主动适应数字化改革趋势,响应“户籍工作放管服”的号召,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务平台等渠道,为群众办理身份证、户口迁移等户籍业务,实现群众办理业务“零跑腿”。
面对户籍工作的复杂性,解焯婷始终保持钻研精神。她时常将旧规定拿出来与现行规定进行对比,查漏补缺,弥补自己的户籍知识,成功解决多起历史遗留的户口问题。
前不久,辖区居民陈某前来求助:他现在登记的年龄是错误的,实际年龄应比现在的年龄大两岁。但是,因为年代久远,他曾经在吉林的档案不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过来询问是否可以变更。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解焯婷主动联系其20年前户口所在地的吉林某派出所,查询是否有其原始档案,并调取其相关的学籍信息。经过多方佐证,解焯婷为陈某更正了出生日期。在完成变更业务后,陈某无比激动:他对变更出生日期这件事情,并未抱有希望,没想到最后这么顺利就把问题解决了。
工作时,解焯婷将户籍窗口变成了反诈宣传新阵地,她充分发挥户籍窗口人员多、流量大的特点,大力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发现老人独自或者有陌生人陪同办理身份证时总会多问几句,提醒老人一些基本的防骗常识,防止老人在没有子女陪同时遭遇诈骗。
2024年8月,一位老人到户籍窗口办理身份证补办业务时,解焯婷发现其说话前后矛盾,思维不是很清晰,询问其身份证因何丢失也说不清楚。于是,解焯婷联系了老人的子女,得知老人因想念多年未见的弟弟而瞒着子女去乘车,到了车站被告知购票需要实名认证,她才步行到派出所来补办。鉴于老人的身体状况,解焯婷细心地递上一杯温水,耐心劝说让其在屋内等待,直到老人的子女到场后将她安全领回。
“户籍工作没有多么惊天动地,但每一张证明都与老百姓的生老病死、上学就业等情况密切相关。”解焯婷的办公抽屉里常年备着老花镜、糖果和创可贴,墙上贴着手写的“方言对照表”——这是她为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特意整理的。去年夏天,一名农民工因异地医保报销急需开具证明,但材料不全。解焯婷主动协调其家乡派出所,连夜核实信息,最终让他在截止日之前拿到了手续。
参警以来,解焯婷通过分局窗口推行的节假日办证、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举措,努力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等一分钟、少排一次队,在平凡的户籍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青春华章。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民警的责任与担当,为五四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YMG全媒体记者 全百惠 通讯员 芝公宣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