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朋友圈越扩越宽 好朋友越交越多

2025-05-26 07:11:00

46年来,山东与106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了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

朋友圈越扩越宽 好朋友越交越多

国际友城是地方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民间外交的主渠道。通过这条渠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地方政府、地方议会以及民间机构、企业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1979年10月,青岛市与日本下关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开启了我省对外友好交往的新篇章。46年来,山东以友城为根基,不断推进国际友城交往提质增效。2024年,山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国际友城“双百”行动,即实现国际友城结好国家数量“破百”和全年度国际友城对外交流项目(含活动)“破百”。截至目前,山东已建立702对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朋友圈”遍布世界106个国家。

“46年来,山东秉承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同各国友城共谋发展,朋友圈越扩越宽,好朋友越交越多。”省委外办主任、省对外友协会长蔡先金表示,山东将持续推动友城间交流与合作,加大国际友城对全省对外开放的赋能作用,更好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全省高质量发展。

以友城为桥 拓开放之路

五月的齐鲁大地,万物并秀,生机勃发。以“携手同行,合作发展”为主题的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如约而至,来自47个国家120余个友好省州、城市代表,跨越山海、齐聚泉城,共叙情谊、共话合作、共谋发展。诚可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友城之乐,乐在志同道合。友城如桥,是增进人民友谊、深化国际合作、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渠道。自1979年青岛市与日本下关市缔结首对友城关系以来,山东已同106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702对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国前列。随着山东与友城扩大开放交流,大力开展项目、技术、人才合作,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南张楼村土地整理等一批标杆性项目,如珍珠般串联,编织起山东对外开放的璀璨项链,让世界真切触摸到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事实充分表明,促和平、谋发展是友城结好的初衷,也是各国人民的普遍期盼。

友城之乐,乐在合作共赢。经贸合作,是友城交往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当前,逆全球化及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以友城合作为支点,有利于巩固扩大友华力量,共同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比如,这次友城周,将专门设置企业对接洽谈板块,举办友好省州长对话、友城企业对接洽谈会、“感知新山东”—友城经贸合作齐鲁行等20多场活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间、企业间务实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用好友城周契机,放大友城资源优势,释放更强开放信号,必将促进山东与友城全方位、全领域精准对接交流,取得更大合作成果,持续扩大外溢效应,牢牢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友城之乐,乐在心心相通。推动友城交往,经贸如筋骨,文化如血脉。人文交流始终是友城合作的润滑剂。这些年来,青岛市与美国长滩市连续举办五届“青岛——长滩友城大学生笔友交流项目”;东营打造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吸引近30个国家的100余名青年学生参加。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在我省接待的所有外国游客中,来自友城国家的游客占77.3%,接待人次同比增幅达91.1%,国际友城已成为我省文化国际传播和入境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此次友城周,以强化民心相通为主线,将举办“友城说—山东老友记”,组织外宾在聊城开展“解码中国乡村振兴”主题参访,在淄博参加多项国际青年交流活动,等等。这种“讲故事、强体验”的面对面交流,必将结下更多“铁杆朋友”,让不同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绽放异彩。

站在新的起点,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已超越单纯的外事活动,成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平台。人们将进一步清晰看到,一个更加开放的山东,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世界;一个日益自信的中国,正以兼济天下的担当造福全球。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2025山东国际友城合作交流周亮点抢先看

友城架桥 民心相通

5月24日,“鲁布有约 携手未来”山东省—布列塔尼大区结好40周年庆祝活动开幕式暨布列塔尼音乐节在济南举办。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戴玉亮 杨庭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