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分析形势变化,指明战略重点,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从1953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编制实施9个,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凡事预则立。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科学规划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论。要立足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对各方面的目标任务,要深入分析论证,确保科学精准、能够如期实现。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抓住关键性、决定性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注重巩固拓展优势、突破瓶颈堵点、补强短板弱项、提高质量效益,与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只有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方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通盘考虑内外部风险挑战,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任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在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上抓紧攻关。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造福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稳步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各地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好“坚持一盘棋、打好特色牌”的要求。只有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才能找准自身发展方位。要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在确定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时注重体现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紧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